突发恶疾或意外受伤时,人人都知道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但是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市民所拨打的 120 接通的只是一个服务中心,接线的工作人员会简单询问你的病情,了解你的位置以及你的联系电话。例如临沂市的 120 便是负责全市的救护车辆调度及使用,市急救调度中心会根据你的位置安排就近医院的急救车出车。而有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120 急救中心与急救车是单独的救护单位,救护车并不属于医院,仅仅负责院前急救。
现在你应该知道自己面对的不是医生,而是调度员,所以当真的遇到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伤害时,面对调度员,你是否能真的用好这条“救命线”?不久前一则《人人都知120是“救命热线” 但仅1%的人知道如何打》的微信在朋友圈里传播,对照一看,的确有很多细节,是我们在最危急的时候容易遗忘的。
拨打120时,地址说详细最重要
1.在危急关头,慌张、恐惧在所难免,但应尽量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以确保调度员能听清你在说什么。
2.要讲明伤病员的主要情况,如典型的症状?神志是否清楚?粗略估计失血量及四肢骨折严重程度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问清病人的姓名、年龄等信息也详细的告知,便于急救人员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一到现场即可投入抢救。
3.报告地址时最好用普通话讲明所处详细位置,包括街道、小区的标准名称和楼栋及门牌号码。如“某县区某乡镇某小区某楼层某门牌”,又或者是“某路和某路交汇处”,
如果位置不详,则要指出有特征性的标志物,最好将周边明显的建筑物告知调度员。即便是因为泣不成声而诉说不全,也不要只交待模糊的地址,尤其是发生车祸,万万不能只说明是某路,笔者曾有次经历,报警人只诉说在327国道发生车祸,而没有具体说明标志物或交汇点,救护车驾驶员只能沿途提高警惕以待有所发现。
4.务必要留下有效联系电话,并约定接车地点。这里需要明确报警人联系电话以及病人自己联系电话,一旦救护人员需要,可最快速方便联系到。
5.若是出现成批伤员,必须报告事故缘由,比如大巴车发生车祸,学生餐后几人多次腹泻等,并报告罹患人员的大致数目,以便120调度中心能够报告相关政府部门并调集相匹配的救护车辆以及通知多医院救援人员集中到出事地点。
6.挂断电话后,应有人在有明显标志处的社区、住宅门口或交叉路口等候,并引导救护车的出入。
等救护车时,我们该做什么?
等待急救车到来期间,该做什么?大多数人可能都不知道。事实上,哪怕你对医学知识毫无了解,也可以做以下事情:
1.确保联系畅通。若只有座机,应守在电话旁,并避免占线,随时听从急救人员的问路咨询或医疗指导。
2.提前做好搬运准备。如果病人需要搬运,且深夜电梯停运的住宅楼,等待期间应先与物业沟通好,让他们把电梯打开;若是走楼梯,则应清理楼道、走廊杂物,方便担架快速通行。
3.随时关注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请求调度员进行电话指挥,适度对病人进行临时急救措施。
4.积极配合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通常会针对患者情况进行量血压、测脉搏等一系列检查,但家属由于着急送病人到医院,往往不理解,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相互信任,相互沟通,家属要理解配合,听从急救医生意见。也有市民在急救车到达后,“舍近求远”要求送到指定医院救治。急救人员会针对患者情,在初步检查、处理后决定是否转运。院前急救原则是就近、就急,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遵循家属意愿,但有的情况下,应等患者病情稳定再转送医院,否则易加重病情,所以必要时优先考虑“就近”原则。
5. 准备好医疗费用、医保(农合)本、衣物等。若是服药中毒的病人,要把可疑的药品、容器带上;若是断肢的伤员,要带上离断的肢体等。这里需要说的是,120救护车出车需要费用么?许多市民理所当然认为不要,但答案是否定的。据悉,城区急救车的出车费包括车费、医生诊疗费、担架员费用、监护费等,而镇区出车费也会随每公里车程相应增收。
6.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是路人碰上车祸等交通事故拨打的120时,应留守到急救人员到达之后再离开,如此,既能及早指引救护车准确找到事发地,又可向急救人员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等救护车时不要把病人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病人的救治。应尽量提前引导救护车,见到救护车时主动挥手示意接应。
7.若拨打120后救护车迟迟仍未出现,或者没有救护人员和你联系,可再拨打 120。如病情允许,提示不要再去找其他车辆,因为只要 120 接到你的呼叫是一定会来救护车的。
文章的最后呼吁大家,如果病情较轻或的确不需急救的疾病或伤情,建议最好自行去医院,以免浪费宝贵的公共急救医疗资源。
(费县二院急救站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