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党总支迅速行动,团结带领中心两个党支部及全市院前急救工作者,严格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对防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多线并举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织牢院前急救保障网
面对疫情,中心党总支领导靠前指挥,每日调度,实时研判,现场检查,一线督导。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冠疫情应急状态下指挥调度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党总支书记、中心主任李明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科学、规范、有效防控疫情;制定了《全市疫情防控应急状态下指挥调度工作预案》,明确了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下发了《凝心聚力,共同抗疫,致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呼吁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疫情防控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和院前急救工作;组织开展了“应对疫情防控,做好院前急救应急咨询梯队人员储备”业务专题培训;组建了指挥调度四级+梯队。其中:第一至第四梯队为一线指挥调度人员储备,第五梯队是由行政后勤人员组成的应急咨询梯队;加强急救站点管理。对全市入网急救站点车辆、人员进行摸排,全面掌握全市救护车辆数量及负压型救护车的配置情况,同时下发通知,要求所有急救站点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准备,进一步充实人员、救护车辆及急救物资等值班力量,确保院前急救工作安全、高效运行。
织密中心日常防控网
加强全员防控。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对全员进行了排查梳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疫情防控个人承诺书》;严格执行人员外出审批制度,非必要不出市区;每周组织核酸检测1次;进入中心办公区,尤其是指挥调度大厅,自觉接受体温检测、手消等疫情防控要求;加大对所在区域、办公场所的消杀工作;针对前来办理查询业务的人员,在原来要求的基础上,需持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办理。
加强区域及设备管理。对中心行政区域每天2次进行消毒;指挥调度大厅区域由当班组长负责,每天2次消毒,并做好记录;每班次由小组长负责使用75%酒精对键盘、鼠标、IP电话、耳麦等公共办公用品进行消毒,并做好记录。
加大紧急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量由1个月使用量调整为3个月使用量,增加口罩、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的储备量,确保发生突发疫情时物资“调的出、用得上、不误事”。
日常院前急救与疫情防控“两条线作战”
“您好,临沂120! ”“请问您是哪个县区的?具体在什么位置?”“病人哪里不舒服?有没有发热?是否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疫情期间,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调度员们每个呼救电话都要重复这样的话。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心坚持日常院前急救与疫情防控“两条线作战”。中心指挥调度一线5个班组32名调度员24小时轮流无缝值守,在做好日常接警的同时,对所有因发热、干咳、胸闷的呼救患者做好询问排查和心理疏导工作,确保生命热线畅通。3月10日至3月22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共受理各类呼救 31420余个;调派车辆7460余次;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分钟1个电话;每个“120”电话受理时间由平时的不到1分钟,延长至平均3至4分钟。多名指挥调度人员因超负荷工作声音嘶哑,但仍坚守在指挥调度岗位上,加班加点。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带领全市72家急救站点的2500余名院前急救人员,调度全市230余辆救护车,24小时全天候奋战在抗击疫情与院前日常急救两条战线上,坚守疫情防控前哨站。疫情面前,临沂急救人闻“疫”而动,向险而行,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急救人的初心和使命,擦亮“真情沂蒙,‘救’在身边”院前急救服务品牌,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让我们携手一起,同心抗“疫”,静待春暖花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