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我院急救站接临沂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派车单,呼救原因是车祸,很快我院120救护车载着医护人员赶到了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发现是一位大姨躺在地上,身边没有家属,只有过往的人,伤者主诉浑身疼痛,不能动弹。

我院宋医生立即对伤者进行了检查,发现大姨面部擦伤,双手皮肤有擦伤,腰部疼痛剧烈。由于疼痛的严重,大姨神情恐慌,嘴里不断地呻吟着。

急救员迅速搬来了担架,热心群众也参与了救助行动中,针对腰部外伤(尤其是怀疑腰椎骨折或脊柱损伤)的搬运,需严格遵循“保持脊柱稳定、避免二次伤害”的原则。因为伤者意识清醒,宋医生嘱其保持不动,搬运的过程中采用了平托搬运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人协作:第一人双手托住伤者肩背部,第二人托住腰部和臀部,第三人托住双膝及小腿,三人同时发力,将伤者平抬至硬担架上。但是要谨记的一点就是,在搬运过程中,伤者身体始终保持“轴线一致”(即头部、躯干、下肢在同一平面,无扭转或弯曲)。在此次搬运伤者过程中我院急救员熟练应用了好的搬运方法,这一急救措施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伤者的二次伤害,尤其是在现场无法更进一步判断伤者病情的情况下。

将病人推上救护车以后,宋医生马上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全程观察伤者意识、呼吸、脉搏,并保证腰部保持水平,宋医生给病人面部、手部破损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一路上不断地和病人对话,询问其感受,使病人保持清醒,避免路途颠簸,伤势逐渐加重而引起休克。

好在车速一路平稳,病人病情也很稳定,没有出现病情加重现象,顺利到达我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大姨连连说道,自己的儿女因为工作忙碌不在身边,自己又因为车祸受了伤,好在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赶到,对她进行了全面的救治和心理安慰,自己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也没想到有天会突发意外,十分感谢我们医护人员的援助。宋医生笑笑回答道:“这是我们辛集120的职责所在,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尽快的救助伤者,并把伤者及时送到医院救治。”随后宋医生对急诊科的其他医生和护士进行了工作交接,这一次的院前急救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120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串号码、一辆救护车、一个团队。它是整个社会应急体系的“神经末梢”,是万家灯火背后的安全感,是让每个普通人在危急时刻都能喊出“救命”的底气。
当我们赞颂120时,我们其实在致敬所有为生命奔跑的人——调度员精准的指令、驾驶员稳健的车技、医护人员果敢的判断,还有无数次训练中磨破的手套、无数个不能团圆的节日、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心动魄。他们用“百分之一的希望,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生的可能”在绝望中萌芽。
(沂南县人民医院辛集分院120急救站供稿)